营口文化沙龙群在市内举办了第二十三期文化沙龙活动 近日,营口文化沙龙群在市内某茶楼举办了第二十三期文化沙龙活动,此次沙龙的主题是《斯台芬·茨威格的灿烂和寂寞》。别具一格的活动形式激发了群友之间的互动意识,大家随着讲义的脉络,积极参与话题讨论,现场气氛融洽而活跃。 营口的这个文化沙龙群是由群主云若染组建,属于民间性质的文化团体。群主云若染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友,由此才萌生出成立营口自己的“文化沙龙”的想法。于是,她通过QQ群的方式把大家聚集起来。从2012年初,文化沙龙成立伊始便开始在网络上传播文化知识,组织网上的文化主题讨论,并于2012年5月进行了第一期线下的文化交流活动。 营口文化沙龙群现有成员120余位,成员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打工者等各行各业人士,经常性参加活动的有五十几位成员。现在沙龙是每两周组织一期,一年多来,共举办23期文化主题讨论、三次户外采风活动,分享各类图书200本以上,参加活动的沙龙会员达220人次以上。每次沙龙,主讲人都精心准备讲义,参加者也会分享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并介绍理由。 沙龙会员力士架是一位从沙龙创建之初就一直参加活动的老会员,他说,在沙龙可以通过大家的推荐,在有效的时间内读更好更有质量的书,并且在沙龙分享过程中,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通过交流使得每个人都获得了若干个“苹果”,这样读书的效率加倍提高。而从另一方面,他也通过沙龙结交到很多志群相投的朋友,不仅在文化读书方面,在其它各方面也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沙龙吸引他不离不弃的原因。 群主云若染对笔者表示:“沙龙每期主题的确定一般都是我先在群里征求大家意见,了解近期群友的阅读方向和关注的文化领域热点。比如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先获得国内的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因此可以说茅盾文学奖在我国是具有方向标作用的文学奖项,所以,那时我们就做了一期文化沙龙,将历届矛盾文学奖的获奖者与获奖作品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对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沙龙经费问题,我们一般都是采用AA制,地点一般在茶楼或者咖啡厅,大家均摊茶水费,一般每个人5—15元之间。” 其实,十几年前我市图书馆也举办过类似的文学沙龙活动,沙龙新会员老男孩就曾经参与过当年市图书馆举办的笔会、讲座和采风等系列活动。从当初的官办到如今的民间自发,从文学沙龙过渡到现在的文化沙龙,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也彰显了营口基层文化发展的新宽度,并且也凸显出这种文化上的传承与发展,并从侧面昭示着营口群众文化事业的进步。 正如营口文化沙龙群创建的初衷“传播文化,相互交流。分享知识,提升自我,打造属于营口的文化净土。”营口的相关媒体也对咱们家乡的这个文化沙龙群予以格外关注,营口广播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和广播节目都对营口文化沙龙群进行了专题报道。因为它不仅给营口青年人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业余文化生活方式,也与我市打造学习型城市、读书型城市、文化型城市的决策部署相互呼应。让我们期待营口文化沙龙群越做越大,明天更美好!鲅鱼圈旅游网整理编辑
_营口文化沙龙群在市内举办了第二十三期文化沙龙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